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
5-26
以下是一篇关于锂电池产品质检报告的综合性解析,涵盖检测标准、核心项目、流程及注意事项,结合最新规范与行业实践:一、锂电池质检报告的核心检测标准国家标准GB/T36276-2023:适用于电力储能用锂电池,新增过载、振动、高海拔绝缘性等6项安全测试,并强化了高温环境下的能量保持率(≥95%)。GB31241-2014:针对便携式电子产品锂电池,涵盖电安全、环境适应性及保护电路测试,如过充、短路、跌落等。GB/T18287:要求循环寿命≥300次,高温(55℃)与低温(-20℃)...
5-26
屋面安装光伏系统前进行承载力检测是确保结构安全的关键步骤,涉及多个技术环节和规范要求。以下是综合相关信息的详细分析:一、检测的必要性结构安全评估屋顶新增光伏系统的重量(组件、支架等)及风、雪等环境荷载可能超出原有设计承载能力,需通过检测评估结构安全性,防止坍塌或损坏。合规性要求国家及地方规范(如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》GB50009)明确要求新增荷载需满足建筑安全标准,检测报告是项目审批和验收的必要文件。长期运行保障光伏系统通常设计寿命为25年,需确保屋面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耐久性...
5-23
与此同时,中国茶企正通过科技手段打破出口壁垒。武汉大学研发的高光谱农残检测技术实现“田间5分钟快速筛查”,江西明月山通过水质标准化将绿茶茶多酚析出率提升至92%,这些创新实践印证了检测技术对产业链的深度重构。对B端企业而言,科学检测已从“合规成本”转变为“核心竞争力”,是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的关键抓手。1、农药残留超标:从源头到终端的精准管控风险场景:小农种植模式下,茶农为追求产量滥用农药,导致吡虫啉、毒死蜱等农残超标频发。欧盟2024年通报的进口茶叶不合格案例中,农残问题占比超...
5-22
光伏组件隐裂检测是确保光伏系统发电效率和稳定性的关键环节,其标准和判定需结合外观、电性能及内部缺陷等多维度评估。以下是综合搜索结果整理的相关信息:一、检测标准外观检查通过目视或放大镜观察组件表面是否存在裂纹、划痕或破损,重点关注边框、接线盒等易损部位。光学检查扫描电阻测试:测量组件电阻分布,识别局部异常区域。光权重测试:分析可见光和红外光部分的能量分布,判断材料均匀性。电性能测试包括开路电压、短路电流、最大功率点电压/电流等参数的测量,隐裂会导致电阻增大,影响电性能表现。功率...
5-21
判断土壤是酸性还是碱性主要通过检测其pH值(酸碱度),pH值范围通常在0-14之间:酸性土壤:pH中性土壤:pH≈7碱性土壤:pH7以下是常用的检测方法:一、简易检测方法pH试纸法步骤:优点:成本低,操作简单。缺点:精度一般(±0.5)。取土壤样本(表层以下5-15厘米处),风干后碾碎。按1:1比例混合土壤和蒸馏水,静置30分钟。将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,对比颜色变化读取pH值。电子pH计将土壤与蒸馏水混合成泥浆,直接用pH计探头插入测量。优点:快速、较精准(需...
5-19
以下是光伏组件检测的明确规范及检测项目标准,综合了国家标准、国际标准(IEC)及行业技术要求,涵盖关键性能指标与测试方法:一、核心检测项目与标准1.电气性能检测检测项目:开路电压(Voc)、短路电流(Isc)、峰值功率(Pmax)、填充因子(FF)、转换效率(η)最大功率点电压(Vm)、最大功率点电流(Im)标准与方法:GB/T9535-1998:规定电性能测试需在标准测试条件(STC:辐照度1000W/m2、AM1.5光谱、温度25℃)下进行。IEC60904-1:详细规范...
5-19
固废检测的指标范围广泛,涵盖物理性质、化学成分、生物毒性及危险特性等多个维度。以下是基于最新标准和技术整理的固废检测核心指标及方法:一、物理性质检测密度与体积特性检测指标:密度、颗粒度、孔隙度、含水率。意义:影响储存、运输方式,例如高含水率会增加处理难度,颗粒度决定后续资源化利用途径。方法:筛分试验(颗粒度)、水排法或压汞法(孔隙度)、烘干法(含水率)。热值分析指标:发热量。意义:评估固废是否适合焚烧发电或能源回收。方法:热值分析仪(如垃圾焚烧前的热值测定)。导电性与磁性指标...
5-19
固废检测标准方法的内容要求涉及多个维度,涵盖标准体系、检测方法、技术流程及质量控制等,需结合国家法规、行业规范及实际操作进行综合考量。以下是具体分析:一、检测标准体系国家标准核心标准:包括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》(GB18599)、《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》(GB18597)、《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》(GB16889)等,覆盖贮存、运输、处置全流程。危险废物鉴别标准:如GB5085系列(腐蚀性、急性毒性、浸出毒性等)。行业与地方标准如DB37/T19...
周一至周日9:00- 19:00
在线咨询企业移动站点
微信客服